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徐文智文/摄)1月5日,称量陕西西安方欣海鲜副食品市场二楼。市场上午9时许,监管建设家住附近的行风行动商大爷将装满两个塑料袋的香肠放在复秤台的公平秤上,看到液晶显示屏上10.845公斤的用智数字,商大爷的平秤心踏实了。“大爷,诚信商户的温度秤,准吗?”“258元钱的称量香肠,准着呢。市场”提着香肠袋子的监管建设商大爷脸上绽放出满意的笑容。在20多分钟的行风行动时间里,复秤台前来来往往不少顾客,用智《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从一张张笑脸中看到了公平秤为百姓消费生活书写下的平秤一行行温暖注脚。
西安方欣海鲜副食品市场的诚信公平秤。
智慧公平秤为消费者“测量”公平
1月3日上午9时许,《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方欣海鲜副食品市场一楼浙商海鲜批发部拿起一块三文鱼,在商家交易秤上称量显示0.66公斤,再放到邻近的公平秤上,按下核秤按键,输入商家交易秤上的数字0.66公斤,公平秤显示“误差在允许范围”字样;当输入的数字变为0.8公斤时,公平秤显示“误差超限,可投诉”字样。按下投诉按键,公平秤上显示“计量投诉联系人、电话”等信息。一番操作下来,记者发现这台公平秤不仅核秤便利,还可以一键投诉、一键评价。
方欣海鲜副食品市场管理员张虹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这种秤被称为“物联智慧”的公平秤,目前该副食品市场有5台投入使用。
那么,眼前这台公平秤的“智慧”体现在哪里呢?
记者来到西安市计量技术研究院流量与衡量检测中心。目前,西安市110个集贸市场投入使用的350台“物联智慧”公平秤的“集贸计量智慧监管平台”系统就设在这里。
上午11时许,一次无需人工干预的公平秤远程自动校准调试正在进行。1台“物联智慧”公平秤的盖子被揭开,1块F1等级无磁不锈钢实心、无调整腔的内置标准砝码呈现在记者眼前。当检测中心主任刘洋发出远程校准指令后,接收到指令的内置标准砝码前后进行了3次升降,进行了3次校准并得出示值误差、重复性等数据。刘洋告诉记者,当结果异常时,系统将自动发出重新检定预警。
“原先的公平秤是1年检1次,使用期间准不准、是否正常使用、使用次数是多少、在市场的具体放置地点在哪里等,这些关键信息市场监管人员很难及时准确掌握。”西安市计量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胡畅说,“如今,‘集贸计量智慧监管平台’每月实施1次远程集中校准,确保了公平秤的准确性,实现了从过去定点定期、人工检定模式向按需溯源自动校准模式的转变。同时,当公平秤离线、开盖、放置位置不水平以及出现异常状态时,系统将发出报警指令确保公平秤规范使用。监管人员不用去现场,西安全市的公平秤就能统一远程自动校准,监管人员对每台公平秤的状态也能‘一目了然’,让商家交易秤‘缺斤短两’行为变得无所遁形。”
市场管理员张虹正在协助高大爷使用智慧公平秤。
西安市计量技术研究院流量与衡量检测中心主任刘洋正在介绍“集贸计量智慧监管系统”。
诚信秤台为消费者“称量”民生
1月3日上午10点半左右,《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来到位于西安市莲湖区大兴东路的陕西供销合作总社供销农场超市。在出入口处的复秤台前,超市行政部工作人员刘芳告诉记者,超市里的蔬菜、食品等商品都有小标签,重量、单价、总价等信息很清晰。来超市购物的顾客离开前,习惯将东西放到公平秤上称一称,既方便也放心。说话间,一位老大爷走进超市,直接将手里攥着的2根大葱放到公平秤上,称量后又走了出去。“这附近有一个早市,群众买了蔬菜、肉等东西,也常到这里核秤一下,心里放心。”刘芳说,“‘称’的是大葱,‘量’的却是民生。”
当天,在西安方欣海鲜副食品市场二楼,消费者高大爷拎着大肉袋子,放到公平秤上,显示1.445公斤。高大爷花了30元钱,不知道这个分量准不准。市场管理员张虹用计算器帮高大爷算出肉价是30.34元。“对哩对哩,掏了30块钱。这秤准着呢。”高大爷乐呵呵地大声说。“老年消费者不看斤两,只看价钱,市场监管部门换上公平秤,为群众带来了便利。”张虹告诉记者。
集贸市场公平秤是诚信计量监管的定盘星。每一台公平秤都是贴近百姓、守护百姓的民生衡器。总工程师胡畅介绍说,基于远程校准的智慧公平秤,除了可以利用远程校准数据开展远程比对等质量控制活动,动态调整复校时间间隔,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为集贸市场和诚信计量监管提供风险预警,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每一台公平秤都有一个专属的诚信档案,通过这台秤的远程校准记录、投诉记录、核秤记录等信息,清晰准确的描摹出这台秤的‘前世今生’,从而确保公平秤的‘公平’,让公平秤服务百姓生活,真正‘称量’出民生温度。”胡畅说。
智慧公平秤既“称量”出诚信,也“称量”出民生。
记者看到,每一台智慧公平秤的按键区都设置了一个鲜亮的黄色按键,引人注目。“过去,消费者投诉计量问题,十分不方便。现在,当公平秤显示‘误差超限,可投诉’时,消费者直接选择黄色按键,系统后台同步记录下本次投诉信息。同时,消费者可以直接按照提示与市场管理方取得联系,管理方第一时间来到商户处进行确认取证,快速处理消费者投诉。一方面高效保护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从源头减少消费纠纷,有效化解监管力量不足的矛盾。”面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的问题,总工程师胡畅表示,“小小秤台,大大民生。基于远程校准功能的智慧公平秤投入全市多个集贸市场,让百姓感知监管温暖,让监管效能可及可感。”
责任编辑:游婕近日,从云南省能源局获悉,金沙江奔子栏水电站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该水电站总投资342.54亿元,投产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4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863万吨。奔子栏水电站是国家《“十 ...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记者顾艳伟)3月9日至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隘洞镇纳乐村、长乐镇板登村、巴畴乡巴英村等地举行“壮族蚂拐节”民俗庆祝活动,吸引了数万名游客前来观光、探秘。为保障庆祝活动期间的食品 ...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张强 记者徐文智)为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凝聚社会各方力量,营造放心消费环境,3月14日,陕西省西安市市场监管局浐灞国际港分局在西安浐灞印象城组织开展以“优化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活力 ...
在国家“双碳”战略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交汇下,搅拌车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加速推进。伴随政策持续加码,电池技术突破、电驱系统优化以及充换电网络完善,新能源搅拌车正迈入规模化应用窗口期。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 为保障市民食品安全,浙江省杭州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对生产、流通、餐饮环节的青团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检,共抽检样品58批次,结果为全部合格。据悉,此次食品生产环节抽检了杭州楼外楼 ...
中国消费者报海口讯记者黄劼)海南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近日印发的《“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5年)》提出,在开展“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中,重点整治六大领域,严厉打击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