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用后付、免免密支付就是免密‘吞钱高手’!”近日,支付广东深圳消费者彭女士吐槽,掉安自己不知何时“误点”开通了这个设置,免收到快递才发现,免密家里3岁的支付小朋友也可以网络购物。记者调查发现,掉安免密支付、免先用后付、免密极速付款、支付小额自动扣费等网络支付设置,掉安在为网购服务提供便利的免同时,却让不少消费者头疼不已,免密甚至有时候一不小心误操作就掉进陷阱,支付“莫名其妙”就花了钱。(据9月12日《工人日报》报道)
媒体报道不虚。换言之,免密支付作为一种便捷的支付方式,在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资金安全风险。比如一些平台和商家在推广“免密支付”时,往往采用小字提示、默认勾选等方式,导致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开通了该功能,当意识到问题并试图关闭该功能时,却往往面临操作复杂、无从下手等问题。
免密支付不能“免”掉安全。这既是一种常识认知,更为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制。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如果平台、商家的免密支付、极速付款等设置,导致消费者不能全面有效知悉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无法自主决定是否购买一种商品、是否接受一项服务,而是被其设置强行消费,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重点细化了经营者义务,对自动续费等新领域的新问题作出了专门的规定,也有助于引导经营者合法合规提供免密支付等服务。
而此前公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进一步厘清了支付产业各方权利义务和责任边界,赋予监管部门依法行政权力,标志着支付行业发展进入崭新阶段。对于利用免密支付漏洞进行违法犯罪的行为,应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震慑力。引导支付机构树牢“合规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的经营理念,防止违规经营,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免密支付不能“免”掉安全,平台、商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醒目的方式明确告知消费者免密支付的开通条件、风险及取消方式,同时优化取消流程,确保消费者能够轻松关闭该功能。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对免密支付侵权问题的关注,健全监督治理机制,通过约谈指导、立案查处、责令整改、通报曝光等方式对相关平台、商家进行制约、惩戒,推动行业自律,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与市场秩序,共同构建一个安全、高效的支付环境。(张国栋)
责任编辑:赵英男自2020年,教育部持续推动独立学院转设进程,大多数独立学院已陆续转设为民办/公办院校。 截至2021年2月3日,安徽省有三所独立学院转设为院校。 据悉,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已经转设为蚌埠工商学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林雅梅记者张文章)你是否遇到进入餐厅吃饭还要被强制收取餐具费、餐位费、消毒费、茶位费的情况?如果是,你会欣然接受还是会拒绝并提出异议?1月10日,记者从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市场监管局获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 刘浩)11月14日,记者从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获悉,为提振市场信心,减少消费纠纷,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市场监管效能,静安区市北高新园区市场监管所近日牵头成立市北电商云盟,通过设 ...
记者从合肥市教育局了解到,7月20日,各区教育主管部门将在纪检监察机关等监督下,使用市教育局认定的电脑摇号系统,对招生学校报名成功的学生进行线上随机分组,并于7月21日—22日在家长代表监督下抽取 ...
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记者吴采平文/摄)《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从1月6日召开的2024年湖北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获悉,2023年,湖北省12315平台及各级消委会全年共受理消费诉求125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 ...
12月13日,北京市石景山区市场监管局为荣获“北京市第一批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称号企业举行授牌仪式,并要求获得“北京市第一批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称号的两家企业要完善内部保护制度,维护企业核心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