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
2024年广东春收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1.4%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网站获悉,南农晨读2024年广东春收粮食(国家口径为夏收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南农晨读实现产量71.66万吨,南农晨读比上年增加1.02万吨,南农晨读增长1.4%。南农晨读其中,南农晨读春收粮食面积225.26万亩,南农晨读比上年增加4.03万亩,南农晨读增长1.8%;春收粮食单产318.1公斤/亩,南农晨读比上年减少1.2公斤/亩,南农晨读略降0.4%。南农晨读
广东上半年多项数据发布!南农晨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5%
7月16日,南农晨读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发布2024年上半年广东经济运行相关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27元,同比增长4.5%;人均消费支出17567元,同比增长7.5%。
新一轮《粤港食品安全工作交流与合作协议》在广州签署
7月12日,粤港双方在广州签订新一轮《粤港食品安全工作交流与合作协议》,这是在2015年签订的相关协议基础上,结合粤港两地食品安全形势变化和最新工作实际,进一步拓宽粤港食品安全交流合作渠道,推动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安全协同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粤港两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将以协议签署为契机,继续加强食品安全信息通报、风险监测、应急处置等方面合作,并新增加了食品“湾区标准”建设、支持南沙深度融入大湾区食品安全交流合作等内容。
【乡村振兴】
连州水晶梨走进全国最大果批市场
天微微亮,一辆辆满载连州水晶梨的货车陆续开进中国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吸引了不少果批商家的目光。据悉,这份自寿乡而来的“幸福甜”到广州后,将在客商的帮助下,传往全国各地。
“迟美人”逆袭荔枝“小年”!这个基地迎来丰收元年
“1998年开始杂交,十年后挂果,又经过14年改良于2022年审定为新品种,最终,在今年迎来了大丰收。”7月13日,汕尾地区“迟美人”荔枝新品种的特色种植、品种优化及市场应用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汕尾市城区的保国荔业种植基地举行,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荔枝品种培育专家刘成明面对硕果累累的“迟美人”荔枝果园感慨万千。
全网话题量狂飙100倍,木亚格杏何以成为“疆品南下”爆款?
今年木亚格杏有多火?未上市,杏花海催生“赏花经济”,游客纷至沓来,感受满园芳菲;成熟期刚至,1000吨采购订单迅速敲定,客商闻讯进驻设立多个收购点;到了销售旺季,花式推广不停歇,全网话题量从2.4万增长到超200万,电商销售量增长近7倍……木亚格杏热度“狂飙”,关键在于闯过了三个“关口”——打好生产品质关、打响品牌营销关、打通市场渠道关。
【天气服务】
广东中北部炎热,南部多雷雨
预计,17-20日,广东中北部市县天气炎热,南部市县雷雨频繁,部分市县有暴雨,雷雨时局地伴有8级左右短时大风。广东大部天气炎热,注意防暑防晒;南部市县雷雨较频繁,需防御局地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引发的相关灾害。
【整理】吴俊麒
【来源】南方农村报
12月24日,省高招委扩大会议暨2020年高考总结会在肥召开。副省长王翠凤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在充分肯定了我省2020年高考工作后强调,要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临战状态做好2021年研究生入学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均斌)“体验本地生活”“探索宝藏小城”“与城市深度建联”……7月,正是亲子出游的热闹时候,而深度旅游正成为新趋势。游客对旅游体验的需求更加全面和细分化,不仅 ...
观众参与集章打卡活动。 观众在拍摄明长城的城砖。 观众正在观看残状加固后长城敌台的3D打印模型。 7月5日,《薪火相传 共砺国魂——庆祝“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四十周年专题展》在首 ...
“省两会”召开在即,今年安徽省教育将迎来哪些新改革、新变化?1月26日,记者从安徽省教育厅发布的2021年安徽省“两会”教育信息服务专栏了解到,今年,我省将稳慎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力争落地落实。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近日,天津音乐学院民族歌剧《二泉》亮相天津音乐节。该剧由黄定山执导、杜鸣作曲、任卫新编剧、高嵩执棒。 民族歌剧《二泉》海报。天津音乐学院供图 民族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陈若葵 进入暑假,各类文博场馆研学游甚是火爆:北京故宫博物院游客如潮,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系列主题展如火如荼,多所博物馆取消“周一闭馆”惯例,甚至延长开放时间、推出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