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是春耕备耕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高清摄像头24小时360度自动巡地、春耕备耕省市县乡村五级田长合力管地、春耕备耕土地集中托管让荒地变良田……记者近日在产粮大省安徽走访发现,春耕备耕该省积极探索耕地保护新举措,春耕备耕遏制乱占耕地现象,春耕备耕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春耕备耕
行走于阜阳市太和县,春耕备耕和煦的春耕备耕春风吹绿一望无际的麦田,麦苗长势正好。春耕备耕该县蔡庙镇党委书记刘伟正通过“智慧国土监控平台”手机App,春耕备耕查看全镇的春耕备耕耕地动态。这些实时回传的春耕备耕画面正是来自镇里通信铁塔上安置的高清摄像头。刘伟说,春耕备耕当发现推土机破土等可疑情况时,春耕备耕这个平台会自动报警,镇里能第一时间发现情况并现场确认。
“以往耕地保护主要依靠乡镇自然资源和规划所,但所里人少事多,责任往往很难压实。”太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张小磊表示,如今,通过信息化手段与人工巡查相结合,将监管窗口前移,形成线下、线上一体化的管控机制,有效遏制新增违法用地情况的发生。
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耕地保护新机制,安徽省去年9月在全省范围内推行“田长制”,目前已经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和相关配套制度,约3.4万名田长、14.1万名巡田员(网格员)工作在耕地保护第一线。
王雅如是滁州市定远县吴圩镇九梓村的一名村级田长,管护着3个村民组近1000亩耕地。她每周都会巡查耕地,发现村民私自占用耕地乱建时,便会及时上前制止,同时也会提醒村民做好田管工作。“农时不等人,现阶段小麦正处于‘一喷三防’关键期,我们要及时提醒农户,确保粮食生产不受影响。”王雅如说。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耕地保护监督处处长陈峰表示,去年以来,该省不仅探索全域推进“田长制”、运营智慧监管平台,还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控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确保良田粮用,让小田变大田、荒地变良田,是淮南市探索的新措施。
在淮南市寿县小甸镇杨圩村,成片的麦苗已经抽穗,人们正操作无人机对2600余亩麦田进行喷药防病。望着绿油油的麦田,杨圩村党总支书记张宇看到了丰收的希望。
在淮南市寿县小甸镇杨圩村,成片的麦苗已经抽穗。(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两年前的小麦种植季,杨圩村还是分散种植模式,部分耕地撂荒,成为农民口中的“冬闲田”。张宇说,2020年秋季以来,该村集中托管了7000余亩耕地。通过挖掘机对土地削高填洼,大型机械得以进田工作,耕地重新种上了粮食。
杨圩村的变化得益于农业生产大托管改革。
淮南市自2019年起探索实施这项改革,通过“两委托两跟进一托底”模式,引导分散农户将土地“委托”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再由其将土地“委托”给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生产服务主体生产经营,依托安徽农管家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协调农技部门“跟进”农技服务、协助银行“跟进”贷款服务、引入保险公司给予收入保险“托底”。
“农业生产大托管改革为粮食主产区解决部分土地撂荒、农民不愿种粮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淮南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震宇说,该市去年通过这项改革减少撂荒地约21万亩,2021年开展全程大托管的363个村4.1万户农民,户均增收2400元,“这既减少了撂荒面积,也增加了农民收入,良田真正实现粮用。”(水金辰 姜刚)
最新消息!教育部近日正式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确定了同意设置的备案专业、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新增目录外专业点名单。 涉及安徽高校的专业 ...
“孩子们,看一下,皮影的身体是这样操作的。”在皮影戏台前,孩子们可以零距离体验“非遗”,通过触碰与拉动,使一个个皮影形象在幕布上活灵活现。近年来,相山区西街道体育社区充分利用辖区教育资源集中的优势 ...
渡江战役野战医院旧址 太湖村特色民宿 太湖村特产展示中心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乡村振兴网讯 岁已入秋,在含山县太湖村,繁花点缀的乡村小道上游人如织。记者发现,这“不起眼”的江南村庄 ...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严格规范普通高中招生行为、建立招生入学工作预警制度 ...
7月23日,对于合肥市民王军麾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当天上午,他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合肥市中心血站完成了他在合肥的第300次无偿献血成分血)。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成为了合肥实现300次献血的第一人, ...
花式抢订单!广交会掀起农产品“出海热”_南方+_南方plus拥挤的人群,多样的语种,琳琅满目的商品......在这里,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变成了“香饽饽”,各展区的农企负责人化身“卖货郎”,以最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