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大病国之大者。农作物病虫害是虫害粮食安全的重要威胁,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发生全世界谷物生产常年因虫害损失14%,形势因病害损失10%,警惕草害损失11%,年粮水稻、油作严峻玉米病虫害引起的物重危害损失可达30%以上。
病虫测报是大病科学防控的基础,而趋势会商是虫害其中一项重要工作。通过会商分析,发生齐集专家和各省代表智慧,可以更加全面了解掌握病虫发生动态、研判发生趋势,从而及时准确地制定和发布病虫情报,为病虫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2月12-13日,2025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在广州召开。来自有关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全国30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植保系统代表等50余人齐聚一堂,交流探讨病虫测报新技术、新方向,会商分析2025年病虫害发生趋势。
会议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办,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简称省预警中心)承办。
高屋建瓴
全面部署病虫监测工作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何国威出席开幕致辞时指出,广东正大力开展国家及省级田间监测点建设,预计至2026年底,在全省72个县建成298个田间监测点,基本实现产粮县智能监测全覆盖,全力推动重大病虫监测预警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对遏制重大病虫害扩散蔓延,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二级巡视员王建强对病虫测报业务、能力和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工作要求。一是要从工作实际出发,认真做好调查,查实情、报实数、做到心中有数;二是研究优化简化测报方法,采集有效数据,真正实现为基层减负;三是利用好植保工程田间监测点等项目支持,提升智能化监测水平,探索人工调查与智能监测更好结合的途径;四是加强与科研机构、研发单位和生产企业合作,整合优势资源,共同发力。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魏启文强调,病虫测报是植保部门公益性职能的重要体现,今年以来,在全国测报体系共同努力下,数字化精准监测预警能力得到有力提升。一是实现了重点靶标病虫害实时精准测报。对今年4月中下旬小麦赤霉病、南方早稻“两迁”害虫境外虫源提早大量迁入、北方粘虫成虫盛发、春季小麦条锈病跨区流行、7月下旬台风登陆后玉米南方锈病等病虫害暴发流行风险,监测到位、预警及时,做到了防早防小,没有造成明显损失。二是加强对数字化监测预警工作引领。有效推进各类监测设备标准化、技术智能化、数据通融化工作。三是持续做好测报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补齐新增种类测报标准化短板,更新优化已有调查规范。
贴近实际
专家报告精彩纷呈
会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晓杰、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吴瀚翔、江苏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罗光华,分别就小麦条锈病、玉米南方锈病和穗腐病以及水稻螟虫的发生规律和预警防控措施做了深入分析,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省预警中心推广研究员黄德超就广东省农作物病虫监测情况及智慧测报建设构想做了经验分享;国家气象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郭安红,对2024年主要天气气候特点及今冬明春气候趋势进行分析预测。
专家报告内容丰富、干货满满、贴近生产实际,从理论专业知识到实践应用创新,涉及到病虫测报工作的方方面面,引发与会代表的深入思考和热切关注。
科学会商
重点关注风险病虫害
趋势会商会按照水稻油菜大豆病虫组和小麦玉米蔬菜病虫组分组汇报形式进行,各省代表依次讲解2024年病虫发生情况和2025年病虫发生趋势分析,并展开激烈讨论,专家组进行逐一点评。
经过高质量会商研判,最终形成了2025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预计2025年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大豆油菜等粮油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形势依然严峻,其中小麦赤霉病、水稻“两迁”害虫、钻蛀性螟虫、大豆根腐病、草地贪夜蛾、玉米南方锈病等病虫害发生风险突出,需重点关注。
撰文:黄丽豪
来源:南方农村报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装载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5年7月销售各类装载机9000台,同比增长7.41%。其中国内销量4549台,同比增长2.48%;出口量4451台,同比增长13%。2025年1&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近日,由南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组织创演的大型军史组歌《从南昌走来》,在南宁上演。 军史组歌《从南昌走来》剧照。出品方供图 “你可记得第一声枪响,那 ...
近年来,非馆方讲解服务在各大博物馆中越来越普遍。然而,有些讲解却存在乱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官方讲解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游客需求;另一方面,非官方讲解良莠不齐、缺乏规范。相关部门应进一步规范文化 ...
为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和质量,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四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通 ...
10月27日,合肥市针对学生减负减压、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出台了“十不得”禁令,一时间在家长和社会中引起巨大反响。多少作业才算适量?每天休息和学习时间占多大比重才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如何保障政策 ...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 记者李青山)作为强信心、促消费的民生工作,“双承诺”放心消费承诺和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成效如何、消费者满意吗、有哪些提升空间?今年9月—11月,广东省消委会委托第三方机构 ...